以墨聚魂魄 以线振精神——著名艺术家徐行健牡丹作品欣赏
2022-07-29 15:02 电视美术馆
牡丹,色泽艳丽、雍容华贵,是国画中的传统题材,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。古往今来,对牡丹的描摹赞美不胜其数,“花开花落二十日,一城之人皆若狂”、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”、“三春堪惜牡丹奇,半倚朱栏欲绽时”……古人将牡丹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,而在书画作品中,亦有诸多精品佳作,都各具风致。时至今日,牡丹题材的画作更是层出不穷,但是能脱颖而出的少之又少,究其根源,要么是缺乏传统的沉淀,要么就是太仿古,缺乏创新。所以,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让笔墨随时代而创新,正是当下值得每个艺术家求索的问题。
而今就有这样一位艺术家,他笔下的牡丹甚少着色,却动人心魄,笔墨遒劲却不失柔美,鉴古而不仿古,真正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水墨天地和艺术语境,他就是著名艺术家徐行健先生。他曾说:“我欲以线振精神。”,从中我们也能一窥先生笔墨的精妙所在吧!
徐行健,山东泰安人。 高级美术设计师、研究员、画家、书法家、中国家纺产品设计中心主任、总设计师、瑞典NCS大自然色彩协会中国地区特约设计师、济南大学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、中国大百科全书(第三版)编委、济南美术家协会顾问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,山东省政协委员。
艺术评论
徐公牡丹,以线聚形,无线描之故态;丹粉浅淡,犹五彩之新妍。其线,时断又连;其墨,似枯实润。线走圆转,似染似皴。观其点厾妙法,灿然如见光斑流影。钩花点叶之际,浓淡参差,万朵蘧然齐放矣。烂漫而不媚,清逸而不枯,此心境也,此人格也,此神明也。非周览百代,映照黄徐,焉得丹青翻转之致耶。
——耿介耳
画得好,还是因为画家的人好。古人说:“画者,文之极也。”,中国画讲究历史文化之积淀。故以诗词、书法、金石三者辅之、约之、规之,使其浸润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,以脱其俗气、戾气、小气而成大器。徐行健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,父亲北文先生乃齐鲁当代大儒,然不幸迭遭磨难,致使行健少年间关顿踣,备尝艰辛,全靠自学成为全国第一流的美术设计师。这种煎熬磨砺,成就了他人道主义的胸襟。儒家的进取担当,道家的栖恬守逸,佛家的慈悲宽容,在他身上兼而有之。
——宋遂良
作 品 欣 赏

精彩推荐
-
“隐者的面孔——党震绘画作品展”在山东画院盛大开幕
来源:山东画院 03-24 发布
-
一种基于信任的共生设计——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5“世界水日”海报展
来源: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03-24 发布
-
光影之间的文明共鸣: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助力“黄河与尼罗河的文明对话”
来源: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03-24 发布
-
时代人物|孔维克:与时代同行
来源:中国美术报 03-10 发布
-
孔维克委员:以画为媒 绘就乡村文化振兴新图景
来源:孔维克 03-05 发布
-
山东高校03年硕士学生作品登上合肥AI春晚!
来源: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01-28 发布
-
“大过年——我们的春节”特展在印象济南“潘鲁生民艺馆”举办
来源: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01-24 发布
-
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特展“灵境”沉浸式数字艺术展正式开展!
来源:山东美术馆 01-02 发布
-
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担的大型原创话剧《中国界碑》在青岛成功首演
来源: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01-02 发布
-
王小晖 张萍 张锦平玉兰坊雅集:一场冬日里的艺术盛宴
来源:参展画家 2024-12-27 发布